跳到主要內容

等待


今天晚上看完王建民對大都會投完四局之後
拿著遙控器胡亂就轉到TNT頻道
剛好正在播一部1998年的老電影:Deep Impact (彗星撞地球)
雖然內容極度相似於世界末日這種毀滅類型的電影
但我很欣賞它並不強調英雄主義的概念
即便是世界末日來臨 每個人堅守自己崗位
才是成就自己生命的意義

最後一幕 主播和她的爸爸兩個人
儘管顫抖卻互相擁抱著
在沙灘等待海嘯襲來將他們吞沒
載著核子彈的太空船一秒一秒倒數等待著衝撞彗星




那一個景象 加上最近的經歷
突然很能夠感覺那樣的悲寂感

等待
意味著被動的
意味著無法去改變什麼
意味著只能讓時光流逝 而得到最後的答案與結果
儘管自己在這之前已經盡了多大的努力
那一瞬之後 就只能等待著

等待著電話響起 老闆回信
等待著烤箱裡的蛋糕 電爐上的滾水
等待著車子上的雪融化 夏日空氣裡的熱氣消散
等待著細胞生產蛋白質
等待著提交出去的文獻被接受刊登
等待著遇到命運中的那個人 相逢的那一刻
等待著我們都長大 而你們能放心地老去

我們無法掌控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能做的 也只能和電影裡的主角們相同
奮力奔跑 努力思索
而一切的一切 就交給上天來決定

我只能祈禱 在那過後
等待時的期待 等待時的不安 
都也將轉瞬即逝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欉康

這個標題的準確唸法就是ㄘㄨㄥˋ  ㄎㄤ 翻成國語近似於被"擺了一道"的意思 用國語講被擺了一道,有可能就是雙手一攤無奈狀 但用台語形容時,通常都會加上 "X的,我被欉康了!" 沒錯,本小姐今天被欉康了! 而且還是被不會講欉康這兩個字的老外欉康了! 公司裡另一個團隊的美國大叔 話說我前幾次見到他,就令我聯想到我碩士班的AB直屬學長 體型是典型的美國胖胖叔,總是會從他的辦公室聽到一些華而不實的形容詞 以及喜歡跟別人交際卻不知是不是真心的態度 (不過話說美國人在這種表裡不一的方面,一直都是做得很好) 前陣子由於新的專案下來以及時間的緊迫性  我被派去支援那美國大叔團隊的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 ) 由於之前我和我剛去生產的老闆,也協力完成過類似的胰島素的實驗方法開發 所以理論上應該是相當駕輕就熟 沒想到這次由美國大叔設計的實驗,不但做過的人每個都"稱讚" 實驗的變動性和敏感性也是異常的"好" 我就在昔日大學輸送老師最喜歡的 Try and error 當中 連續度過了兩個沒有什麼生產力的星期  這樣子的疲勞轟炸,加上精神的摧殘 我實在是找不到究竟是什麼原因,我無法將對照實驗組做好 讓我覺得完全失去信心,彷彿又回到昔日蛋白質無法純化出來的惡夢 (但這又更糟,因為我有領薪水的壓力...)

人事大變動

這半年來部門組合大為變動 大老闆找到了第二春也退休去小島買了房子 空降了一個看起來甚為嚴格(似乎是猶太人)的新老闆 今天也得知一直以來教我很多的賓州土生土長美國女生 也轉去其他小部門跟了一個潛力中階主管 和隔壁走廊的石姐姐談了起來有個結論 有野心但沒有博士學歷的美國人 如果幾年下來在部門裡沒有往上升遷到主管階層 就會轉往其他管理部門或者別的藥廠發展 相對起來亞洲人就相對保守許多 絕大部分也是因為語言的關係 又也多半有博士學歷 倒也就也留在研發技術部門裡當小主管

Water Bike

這個週末Buffalo的氣溫"好不容易"邁入了華氏九十度大關 (相當於32.2度C) 對於這個以寒冷有名 歷史紀錄上還沒有超過一百度的小鎮 可以稱得上終於有炎炎夏日了